Q
你怎么理解公益组织项目管理?
榕树伙伴:
A1:计划管理和执行管理(执行过程以及记录反馈)。
A2:从筹备到执行。
A3:项目管理贯穿项目的全程,对项目的设计、策划、执行、反馈进行全面的管理与监督。
A4:前置的设计,有效的执行,及时的总结和反馈。
........
Q
你希望通过此次课程解决项目管理的哪些问题
榕树伙伴:
A1:项目管理中志愿者团队的管理和分配,志愿者变动比较大。
A2:项目开展中突发情况 比如执行机构负责人变动 实际开展与项目书不一致。
A3:项目在形式上还比较陈旧,希望可以有更多更好玩的方式去呈现。
.......
Q
你在品牌管理和传播的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
榕树伙伴:
A1:媒体曝光度不够,宣传方面不够创新。
A2:不会宣传,不知道如何传播和建立品牌。
A3:几乎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
.......
基于上面的调研结果,2017年12月15日-16日,我们联合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开展了2017榕树伙伴第二期培训。
2017榕树伙伴第二期培训
主讲人:匡冀南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
曾任华特迪士尼电视有限公司中国市场部经理,安利(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总监,安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副理事长。担任安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和副理事长期间带领机构四度荣获中华慈善奖。长期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MBA和EMBA项目的教学工作。
讲授课程
公益组织项目管理
课程精彩内容
匡老师告诉我们:项目具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在规定的时间以前结束它,而不是无限期地运行下去)、明确的目标(每个项目都有在一定限制条件下的目标,即我们要完成什么样的项目产品)、 需要消耗一定的人财物资源(每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 一次性的事业(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项目)的特点。
要建立项目意识,项目意识先于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的原则:尽量把困难提前
项目构建的过程
价值-策略-概念-调研-设计-实施-评估-总结-传播
项目管理关于知己、知彼
课程精彩内容
国际公益学院在“品牌建设”方面有着独特的“剑术”,而匡冀南教授结合自己近三十年商业与公益领域的丰富经验,用系统的理论结合具体案例,从公益品牌的愿景、情怀与理念的植入表现、设计元素的技术性因素(颜色,图案,文字)、可识别属性和记忆辅助渠道等属性的应用讲述公益品牌的打造。
品牌资产是多层次的复合体验
强势品牌的资产,经年累月赢取而来,绝非一夕之间购买所得。
品牌化不是Logo或名称化,是受众心智认知的集合。
品牌是“一对众”讯息的缩写,但“一对一”世界必须寻求不同的解读方法。
榕树伙伴培训心得
1
张春亮|福建省担当者行动教育基金会(担当者行动)
榕树伙伴第二期培训,感谢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匡冀南老师倾囊相授:有过美国环球影院,迪士尼乐园公司的CSR部门工作经历,再转型到基金会工作14年。在商业和公益两者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两天"地毯式"连续12个小时的授课(扣除叫外卖直接在座位上边吃边聊的时间),匡老师始终激情满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令人敬佩。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生动且有深度的实践案例分析,让人很是享受其中,又领悟在心。感谢榕树伙伴平台安排这样一次学习机会,也辛苦项目组的"小榕树"美少女们!
2
卢小群|建宁县启航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有没有一场培训——它剥去华彩的外衣,给予你最核心的袒露?有没有一场培训——它焦点解决你的问题,给予你彻底的回应?有没有一场培训——它颠覆固有思维,让你看到全新的视角?有——在榕树伙伴二期培训现场,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匡冀南老师做到了!回去我将践行脑袋的收获;将学习到的理念用于实践!我想对老师最好的反馈,就是我能从所学的知道走向做到!谢谢匡老师通过实际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来授课,层层分解、不断下切、丝丝深入的解构。将项目管理和品牌打造的重要性及方法论渗透到我的心里。感谢榕树伙伴平台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感谢小榕树的细致周到!点点滴滴中都在用行动诠释着“用心”谢谢你们的支持!
3
林斌|福建省助困公益协会
榕树伙伴第二次培训的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匡冀南老师是少有的身兼商业与公益两个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当然这与他长年的外企CSR工作经验密不可分。从企业的需求点出发,以商业的理念、手段来从事公益,会发现原来困扰我们的很多问题原来并不存在。匡老师还讲解了很多撬动政府资源、企业CSR部门的“战术动作”,实操性非常强,公益机构可以直接使用。另外匡老师对两光论战的点评也有很独到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最后感谢榕树伙伴的平台给我们这样一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学习先进的公益理念。两天的时间很短,期待下一次的培训。
4
林佩芬|厦门市湖里区霞辉老年社会服务中心
第二期的榕树伙伴培训感受有三点:1、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匡冀南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充沛精力以及那份为我们着想的心以至于倾囊相授,希望我们能有更多收获的真情让我非常感动和钦佩!2、匡老师介绍如何以卖方市场的经验与政府合作以达到对多个项目的有序有效管理让人很受启发;3、在品牌管理方面,匡老师系统的介绍了品牌的建立、商业和公益品牌建立的对比、品牌打造实际案例分享,好的品牌需要长期的以及多种因素的粘合,特别提到重视分析相关利益方的优劣势对品牌项目的打造和对筹资的杠杆效应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引发我们去建立一套系统的思考和做事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我们思考如何做事,做好一件事情,成就更好的自己!两天满满的培训,老师很好的倾囊相授了自己商业和公益结合的经验,让我受益良多。在此,特别感谢榕树伙伴计划这个平台给我们机会,学习到以往所学不到的知识和理念。感恩!
5
武斌|福建省麦田阳光健康助学公益服务中心
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匡冀南老师看待问题的视野,解决问题的手法,充满了智慧和创造力,给我带来非常多的思考和启发。提取和总结其中最有价值的几点:
第一点:公益人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应当心胸宽广,做公益的时候要避免道德优越感,只有这样,才能平等的看待合作者。不“自私”,不把公益项目的诉求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对立起来,尤其在和企业和政府合作的时候,应当更多的考虑他们的诉求,开动智慧去尽可能找到几者的最大公约数,只有这样才会调动更多力量服务公益。只有“利他”,才能“自利”,只有“多赢”,才能“公益”。这是正确打开公益的方式,也是能够让公益事业可持续和良性发展的核心。就像孔子教导子贡做公益的时候,让子贡不仅看到“私德”,更要看到“公德”,对于我们公益人来说,我们不能心里只考虑自己公益项目的利益,更要看到想到惦记到合作者和整个社会的利益,这样公益才不会变成自说自话,变成孤独的摆弄玩具,才会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代更比一代好。
第二点:除了情怀,还要智慧。公益人应当多“看电影”,多打“桥牌”。就像电影里的“重案组”对案件进行分析一样,做项目设计的时候,非常重要的是分析和推理能力。利益相关方诉求是什么,如何顺应人性设计机制去让事情自然发生和按照预定路线发展,这其中充满了人性的洞察和理性的光辉,需要左右脑理性和感性的并行运作和反复推敲。电影和桥牌是个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我们需要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思维,多想想别人需要什么。
第三点:公益人应当开阔思路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常规方法,然后等着问题自己变好。在公益领域很多看似不可解的问题,很多看似困难的不能逾越的障碍,有时候只需要深度思考,挖掘现象后的本质,需求背后的需求,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匡老师用春苗助学、硅谷少年、环保嘉年华等等几个自己曾经操作过的真实案例亲身印证了自己的观点,在非常困难的条件和有限的资源下,每个项目筹款额都过亿。因为项目的设计和机制周全的考虑到了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和人性的特点,项目能够良性和可持续运转而不会出现像其他项目那样频频出现各种问题需要不停的投入成本去维护。
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匡老师,我想到的是“庖丁解牛”——匡老师和庖丁一样,庖丁之所以能几十年用同一把刀而不钝是因为庖丁顺应天道和自然,顺应牛的骨骼和生理构造,不把刀和牛对立起来,不为了图省事而浪费刀去硬碰硬……匡老师在做每个项目的时候都尽可能为他人考虑,照顾到每个人的人性和诉求,所以很多人草草开始,然后“先易后难,难以为继”,而匡老师总是把自己关在“重案组办公室”里憋两个礼拜才开始真正行动,所以总是“先难后易,前途坦坦”。
感谢匡老师毫无保留的“大实话”传授,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大脑的一次升级。期待在未来,更多的公益人能够开阔思路,学会这些方法论,让公益变得更有效、更合群、更轻松。
6
李进福|福建省蓝豹救援服务中心
榕树伙伴第二期的学习,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匡冀南老师的指导直接让我更加确认政府才是公益筹款最大的大咖;我们通过千辛万苦在爱心支持下只能收获极少的支持,但是只要能够撬动政府的支持,他们的资源就像打开的水龙头,不会自动的关闭;从重案组的思路,解决多方的需求,也就解决我们自己的需求,从根本入手,了解多方需求,做足工作,先难后易,再好的品牌都需要产品去锦上添花;匡教授的点拨,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启明星,小伙伴的指导,是让我在公益道路上减少摔跤的的扶手; 三个认真的机构,成就福建公益人的福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7
梁汀汀|福建省素馨小动物保护中心
榕树伙伴第二次两天培训,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匡冀南老师给我们分享的不是书本中的条条框框,而是自己在商业和公益领域多年的经验,成功的案例,也有走过的弯路,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到我们对于公益品牌和项目的发展方向。
需要敏锐的洞察到书写体背后的手写体,并且在谈项目的时候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自己先找到答案后再把项目拿出来,也要明白项目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
这次培训带给我的感触很多,感谢榕树伙伴给我们学习的机会,期待下期学习与伙伴们再相聚!
8
贾媛|漳州市爱心物品回收中心
榕树伙伴第二期两天的培训结束了,可上课时的画面一直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这是一次记忆深刻的培训,主讲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匡冀南老师,让我无比敬佩,通过两天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他是商业界的领袖,用商业的思维去分析公益,似乎我们平时一直困惑的事情都不叫事,也使我更加需要静下心来梳理一下自己的机构,从人员到资源,从项目设计到实施落地,匡老师都拿他自己的经历进行分享,让我受益匪浅:1、了解自身优势和劣势,人员架构,并提出建议项目负责人最好不要是机构负责人,筹款人擅长向哪类主体筹款,都需要分析。让我反思到其实这也是我们小机构为什么一直没有空间发展的原因;2、发掘资源,匡老师说每个机构都有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要学会用手上的资源,发挥自身独特竞争力,同时撬动多方相关资源,巧妙地推动项目的实施,实施前对项目剖析,相关利益方需求有哪些,我们如何满足,达成共识,事情就会水到渠成;3、匡老师推荐了几种开拓思维方式,从打桥牌,到看电影,再到打游戏,逛超市和逛公园,教我们如何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如何把细碎的事情进行连接;如何把握全局意识,如何分析不同竞品之间的竞争;在无数个体系同时运行,有哪些推动力。这几个现实中很容易实现的事情,我们却忽视了背后的思考,这次的培训非常的不同,使我有了更多的认知和收获,希望也正是有了这场培训,唤醒我的思维,让老师的“法宝”用到我的机构,我的工作中,期待所有的改变。感恩老师,感恩榕树伙伴平台提供的学习机会,期待下期的相聚!
9
游劢|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
这次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匡冀南老师的课给我感觉更像是“另类”筹款课,从安利环保主题乐园到爱心厨房,不可否认匡老师的专业能力,毕竟长年在商业领域又服务跨国公司的CSR部门,这些因素也决定了项目从设计到执行整个思路的不一样,对于目标的达成有点“不择手段”的感觉。几乎都是来自企业的捐赠、利益相关方考虑基本绕不开政府与企业内部,这与现在公益圈筹款领域大力推动公众参与思路完全不一样,与其公众大量小额的捐款不如找几家大企业捐赠来的畅爽、有效率。对于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分析确实是一个项目开展很重要的环节,匡老师对于把握利益相关方需求的“术”的运用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使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10
盛俊锋|厦门市湖里区童缘社会服务中心
为期两天的榕树伙伴第二期培训告罄,个人对此次培训会表示十分满意。一方面,春亮同学带着大家用了半天的时间做资源和需求的梳理,让大家进一步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增强了伙伴间的互助;另一方面,有着丰富社会阅历的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匡冀南老师给我们充充实实上了15小时的课程,让我们觉得收获了很多有价值的知识。
首先,匡老师的课程很实用。虽然给到他的讲课主题是“项目管理”和“品牌管理”,但在他看来项目管理是昨天已经发生的事情,而品牌管理却是后天都未必能用得上的课程,他更想讲的却是当下大家最希望解决的难题,从案例分析到问诊式咨询,从事情表象到剖析背后的逻辑,非常实用。
其次,课程交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思维模式。把一件事情拆分成诸个环节,个个环节去逐步完成,换位思考,尝试各种可能,将背后的逻辑进行梳理,将一件看起来很难完成的事情背后真正原因挖出来,并用可能的方式方法去解决。“敌后武工队”和“重案组”的比喻着实贴切。这种分析和思考的方法,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再者,匡老师的课程既有高度又不乏深度。将现有的项目进行四大类的划分,从商业的广告和电影作品经验类比到机构项目管理,让我们耳目一新。课程中对情境的理解、事情背后的逻辑及行为背后各人物及相关方心理的因素探究让人无不叹服。
最后,非常感谢榕树伙伴项目组,让我们有如此好的机会与伙伴们相聚并学习到这么好的课程。
榕树伙伴计划期待与你分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