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新闻

温铁军:为“大地之子” 序 | 要为国家的生态文明转型培养三农人才
时间:2018.01.16浏览:3136次

2017年,由福建省林文镜慈善基金会、滋农游学、福建日报助村栏目联合发起了大地之子乡村人才培养计划,并由福州市汇贤公益服务中心做具体执行。如今,大地之子乡村人才培养计划已走过了一年的时间,第一批“大地之子”也在大地之子乡村人才培养计划的支持下继续着他们的“乡村事业”。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我国著名“三农”问题专家、当代乡村建设的推动者温铁军教授为“大地之子”写下此文,从21世纪中国转型的生态文明战略和乡村复兴的角度,释义大地之子乡村人才培养计划:


QQ截图20180116155103.jpg


在国家发展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关键阶段,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这个支撑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为此,就必须要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方针,尤其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乡村建设,在生态、生活、生产、文化和治理五个方面进行创新。那就要坚持以人民生计为本、合作互助为纲、多元文化为根的思想,立足本地资源权益,推进社会多元联合,实现生态化的可持续安全发展,推进农业从1.0向4.0迈进。这就需要改变过去追求数量型、产业化的农业发展模式,以新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重新构建兼业化的、小农村社制为基础的立体循环农业,在政府扶持下把二三产业、教育文化事业等都融合进农民为主体的、自主发展的综合性合作社,发育集体经济联合体……这样做,就能够从合作农民(权益)、环保农村(可持续)、生态农业(安全)出发,切实解决好“三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东亚模式与西方模式从古至今都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不能再像上个世纪那样一味模仿西方,也不能一味的按照我国上个世纪的追求工业化时期过度强调产量提高的思路去对待三农问题。农业是人类告别蒙昧,进入文明的基础,历史上就是生态文明的载体。据此,真正新时代的“懂农业”,一定要从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的工业农业产能都发生过剩的新国情矛盾出发,务必要懂得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农业,懂兼具立体循环、创意、体验的“三位一体”绿色农业,懂所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础下综合发展的农业;这才是新时代的“一懂”人才。


那,我们在懂得生态农业的条件下应该爱什么样的农村与农民?


要在理解中国乡土社会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爱农民爱农村,首先要明白中国新时期的战略调整为生态文明理念和民生新政;其次,其指出我们爱的农村应是生态环保型的农村,我们所爱的农民是能组织起来,综合型的、能形成自组织、自我赋权、自我发展的农民。


当前,农村各种新型农业主体不断涌现,社会上不拘一格地出现了一批三农领域的能人,他们带领农民发展壮大合作社,发展在地产业,起到了非常好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有鉴于此,大地之子乡村人才培养计划所倡导的为期三年的系统性乡村带头人培训,遵从“就地取材”原则,培养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才。这也是打造“三农”工作队伍的最接地气的有效方法。应努力通过农村经济的三产融合来富裕农民、通过发挥农业的文化教育功能来提高农民地位、通过财政和政策优惠主要投入于合作社来扶持农民组织,这样才能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大地之子就是采取理论课堂、田间实训、外出考察、小额资助等多种方式培养农业人才,使他们成为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生力军。使农村成为他们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地方,让他们得到应有回报,愿意留在农村、扎根农村。


但愿大家愿意从21世纪中国转型的生态文明战略和乡村复兴的角度,理解我为“大地之子”写下的这个序言。


640.webp (6).jpg

大地之子计划是林文镜慈善基金会、滋农游学、福建日报助村栏目联合发起的乡村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寻找和培育乡村发展带头人,5年内在福建寻找30名愿意扎根乡土的有志之士,给予资金扶持、资源对接、培训服务、媒体宣传等全方位的跨界支持。我们同时会努力推动村庄的人文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带动村庄的产业发展,推动村庄实现可持续的内生性发展。


分享到:
联系我们
地址:福州市台江区江滨西大道100-2号融侨中心38层 邮箱:lwjfoundation@163.com 电话:0591-86325625
Copyright © 2024 福建省林文镜慈善基金会 电话:0591-86325620 邮箱:lwjfoundation@163.com 闽ICP备17024850号-1
技术支持:海西天成